岿然不动的成语故事


岿然不动

拼音kuī rán bù dòng

基本解释高大挺立;难以撼动。

出处西汉 刘安《淮南子 诠言训》:“至德,道者丘山,嵬然不动,行者以为期也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岿然不动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岿然不动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志满意得 宋 陆九渊《与刘伯协书》:“当无道时,小人在位,君子在野,小人志得意满,君子阨穷祸患,甚者在囹圄,伏刀锯、投荒裔。”
富贵骄人 《陈书 鲁悉达传》:“悉达虽仗义任侠,不以富贵骄人。”
胆寒发竖 五代·王定保《唐摭言·好及第恶登科》:“李少卿又曰操空弮,冒白刃,闻者靡不胆寒发竖,永为子孙之戒。”
喜新厌旧 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:“不怕你有喜新厌旧的心肠,我自有移星换斗的手段。”
十羊九牧 《隋书 杨尚希传》:“所谓民少官多,十羊九牧。”
东扶西倒 宋 杨万里《过南荡》诗:“笑杀槿篱能耐事,东扶西倒野酴醿。”
散带衡门 《诗经·阵风·衡门》:“衡门之下,可以栖迟。”
平地一声雷 五代 前蜀 韦庄《喜迁莺》词:“凤衔金榜出云来,平地一声雷。”
散言碎语 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80回:“今被他一篇散言碎语带去,却又不是劳而无功?”
千家万户 孙犁《画的梦》:“千家万户的年画,给了我很多知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