泰山不让土壤的成语故事


泰山不让土壤

拼音tài shān bù ràng tǔ rǎng

基本解释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,所以能那么高。比喻人度量大,能包容不同的事物。

出处《史记·李斯无传》:“是以泰山不让土壤,故能成其大;河海不择细流,故能就其深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泰山不让土壤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泰山不让土壤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一时一刻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22卷:“可怜今日我无钱,一时一刻如长年。”
逸游自恣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梁冀传》:“少为贵戚,逸游自恣。”
德容言功 语出《礼记·昏义》。见“德言容功”。
玩世不恭 明 李开先《雪蓑道人传》:“醉后高歌起舞,更有风韵,只是玩世不恭,人难亲近耳。”
明争暗斗 冯玉祥《我的生活》:“于是两方明争暗斗,各不相让,一天利害一天,闹成所谓‘府院之争’。”
凤毛麟角 明 何良俊《四友斋丛说 文》:“康对山之文,天下慕向之,如凤毛麟角。”
目不转睛 晋 杨泉《物理论》:“子义燃烛危坐通晓,目不转睛,膝不移处。”
下临无地 唐·王勃《滕王阁序》:“飞阁流丹,下临无地。”
不翼而飞 战国 齐 管仲《管子 戒篇》:“无翼而飞者,声也;无根而固者,情也。”
大千世界 宋 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 希运禅师》:“长老身材勿量大,笠子太小生。师云:‘虽然如此大千世界总在里许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