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谀奉承的成语故事


阿谀奉承

拼音ē yú fèng chéng

基本解释阿谀:用好听的话讨好人;奉承:恭维;讨好。巴结拍马;说恭维人的话;向人讨好。

出处明 东鲁古狂生《醉醒石》第八回:“他却小器易盈,况且是个小人,在人前不过一味阿谀奉承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阿谀奉承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阿谀奉承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逴俗绝物 清·周亮工《书影》第五卷:“吾无务为逴俗绝物之行,而天下已不能不群然趋向。”
落落大方 清 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69回:“杜雍却不推辞,将通身换了,更觉落落大方。”
如臂使指 东汉 班固《汉书 贾谊传》:“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,臂之使指,莫不制从。”
目不转睛 晋 杨泉《物理论》:“子义燃烛危坐通晓,目不转睛,膝不移处。”
通都大邑 唐 韩愈《守戒》:“今之通都大邑,介于屈强之间,而不知为备。”
百无一是 宋·袁采《袁氏世范》:“至于百无一是,且朝夕以此相临,极为难处。”
见危致命 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子罕》:“士见危致命,见得思义。”
时至运来 南朝 宋 颜延之《大筮箴》:“时至运来,当在三五。”
目不斜视 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:“都是目不斜视,俯首而行。”
婆婆妈妈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1回:“宝玉,你忒婆婆妈妈的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