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寒胆碎的成语故事

拼音xīn hán dǎn suì
基本解释寒:战栗。形容十分惊恐。
出处《永乐大典戏文·无名氏<小孙屠开封府公断>》:“心寒胆碎,悔之作不是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心寒胆碎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心寒胆碎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聋者之歌 | 《淮南子 原道》:“夫内不开于中,而强学问者,不入于耳而不着于心,此何以异于聋者之歌也,效人为之而无以自乐也,声出于口则越而散矣。” |
痛定思痛 | 唐 韩愈《与李翱书》:“今而思之,如痛定之人,思当痛之时,不知何能自处也。” |
上下其手 | 唐 周矩《为索元礼首按制狱疏》:“微讽动以探其情,所推者必上下其手,希圣旨也。” |
孤身只影 | 元 关汉卿《窦娥冤》第三折:“可怜我孤身只影无亲眷,则落的吞声忍气空嗟怨。” |
杨柳依依 | |
昂首挺胸 | 《上饶集中营 浩气长存》:“个个视死如归,坚贞不屈,昂首挺胸站在那里。” |
源源不断 | 《孟子 万章上》:“欲常常而见之,故源源而来。” |
古色古香 | 宋 陆游《小室》:“窗几穷幽致,图书发古香。” |
语重心长 | 清 洛日生《海国英雄记 回唐》:“叹别离苦况,转忘了母亲的语重心长。” |
白发苍苍 | 唐 韩愈《祭十二郎文》:“吾年未四十,而视茫茫,白发苍苍,而齿牙摇动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