进退狼跋的成语故事


进退狼跋

拼音jìn tuì láng bá

基本解释跋:踩,踏。比喻陷于困境,进退两难。

出处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蜀志·法正传》:“当斯之时,进退狼跋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进退狼跋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进退狼跋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不可多得 东汉 孔融《荐祢衡表》:“若衡等辈,不可多得。”
轻歌曼舞 《群音类选 玉如意记 赏月登仙》:“助人间才子佳人兴,轻歌慢舞,任星移斗横。”
万众一心 清 金安清《洋务宜遵祖训,安内攘外,自有成效说》:“如身之使臂,臂之使指,上下联络,万众一心。”
来踪去迹 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16卷:“陆婆向来也晓得儿子些来踪去迹,今番杀人一事,定有干涉,只是不敢问他,却也怀着鬼胎。”
珠宫贝阙 战国楚·屈原《九歌·河伯》:“鱼鳞屋兮龙堂,紫贝阙兮朱宫。”
目不转睛 晋 杨泉《物理论》:“子义燃烛危坐通晓,目不转睛,膝不移处。”
反治其身
多情善感 唐·陆龟蒙《自遣诗三十首》:“多情善感自难忘,只有风流共古长。”
不得而知 唐 韩愈《争臣论》:“故虽谏且议,使人不得而知焉。”
藏形匿影 《邓析子 无厚》:“君者,藏形匿影,群下无私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