涸辙之鲋的成语故事

拼音hé zhé zhī fù
基本解释涸:水竭;干涸;辙:车轮的迹;鲋:鲫鱼。指干涸车辙里的鱼。比喻处于困境;急待救助的人。
出处战国 宋 庄周《庄子 外物》:“周昨来,有中道而呼者。周顾视车辙中,有鲋鱼焉。周问之曰:‘鲋鱼来!子何为者邪?’”
涸辙之鲋的典故
庄子因为过分专注于著书,不太注重生产,所以家里很穷,经常因为没钱买粮而忍饥挨饿。有一天,庄子家又到了揭不开锅的地步,无奈之下,他只好硬着头皮到监理河道的监河侯家去借粮。监河侯本是一个很小气的人,但看见这么清高的庄子登门求助,便爽快地答应借粮,同时说道:“借你粮食当然可以,不过得等我收了老百姓的租税之后才能借给你,你觉得可以吗?”庄子见监河侯不愿马上借粮,十分生气,他恼怒地对监河侯说:“我昨天从家里走了很远的路到你这里来,走在半路上,突然听到喊救命的声音。我当即朝发出声音的地方走去,一看,原来是躺在干枯的车沟里的一条小鱼在呼救。”庄子叹了口气接着说:“它见到我,像遇见救星般向我求救。我当时连忙上前去问道:‘小鱼啊,你为什么来到这里?’小鱼回答说:‘我原本住在东海,今天不幸落在这车沟里,快要干死了,请你给我一升半斗的水,救救我的命吧!’”
监河侯听了庄子的话后,问他是否给了水救助小鱼。庄子冷冷地说道:“我当时说:‘好吧,等我到了南方,去劝说吴、越两国国王,把西江里的水引来救济你,让你随江水愉快地游回东海去,你看怎么样?’”
监河侯一听傻了眼,对庄子的救助方法感到十分荒唐,便说:“那怎么行呢?”
“是啊,鲫鱼听了我的主意,当即气得睁大了眼,气愤地说:‘我失去了依赖的水,没法活下去。我现在只要得到一升半斗的水,就能活命了。如果等你引来西江水,我早就死在这里了。那时候,你只能到卖鱼干的店铺里去找我了。’”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涸辙之鲋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自暴自弃 | 先秦 孟轲《孟子 离娄上》:“自暴者,不可与有言也;自弃者,不可与有为也。” |
有胆有识 | 清 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四十回:“金羽妹子,绝世聪明,有胆有识,今年也是七岁,可怜有才无命。” |
严刑峻法 | 东汉 班固《汉书 丙吉传》:“后遭条狱之诏,吉扞拒大难,不避严刑峻法。” |
十全大补 | 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85回:“只见一个医生在那里和他诊脉,开了脉案,定了一个十全大补汤加减,便去了。” |
兢兢战战 | 元 无名氏《抱妆盒》第四折:“小储君倒也安安稳稳守着妆盒做护身符,则是我陈琳兢兢战战抱着个天大闷葫芦”。 |
信以为真 | 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:“只因他平日冒称是宰相房玄龄之后,在人前夸炫家世,同僚中不知他的来历,信以为真,把他十分敬重。” |
分路扬镳 | 北齐 魏收《魏书 拓跋志传》:“洛阳我之丰沛,自应分路扬镳。自今以后,可分路而行。” |
婆婆妈妈 |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1回:“宝玉,你忒婆婆妈妈的了。” |
阳春白雪 | 战国 楚 宋玉《对楚王问》:“其为《阳阿》、《薤露》,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,其为《阳春》、《白雪》,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而已。” |
文治武功 | 西汉 戴圣《礼记 祭法》:“汤以宽治民而除甚虐,文王以文治,武王以武功,去民之灾,此皆有功烈于民者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