肉颤心惊的成语故事


肉颤心惊

拼音ròu chàn xīn jīng

基本解释形容担心祸事临头或遇到非常可怕的事,十分害怕不安。同“肉跳心惊”。

出处《三国演义》第九回:“吾近日肉颤心惊,恐非吉兆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肉颤心惊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肉颤心惊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 《论语 为政》:“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。”
老实巴交 徐光耀《平原烈火》:“一个一个心慈面善,全是老实巴交的。”
己之所不安,勿施于人 春秋·齐·管仲《管子·版法解》:“度恕者,度之于己也。己之所不安,勿施于人。”
绰有余裕 先秦 孟轲《孟子 公孙丑下》:“我无官守,我无言责也,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?”
外圆内方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郅恽传》:“案延资性贪邪,外方内圆,朋党构奸,罔上害人。”
心里有鬼 莫应丰《将军吟》第28章:“你这个小子,心里有鬼,不甘心。”
晓以大义 吴玉章《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》第十四篇:“林时爽误信其中颇有党人,合欲晓以大义。”
活蹦乱跳 曹禺《日出》第四幕:“我一定可以把小东西还是活蹦乱跳地找回来。”
明争暗斗 冯玉祥《我的生活》:“于是两方明争暗斗,各不相让,一天利害一天,闹成所谓‘府院之争’。”
如法炮制 宋 释晓莹《罗湖野录》第四卷:“若克依此书,明药之体性,又须解如法炮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