蠹政病民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危害国家和人民。同“蠹国害民”。
出处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一百二十回:“时皓[孙皓]居武昌,扬州百姓溯流供给,甚苦之;又奢侈无度,公私匮乏。陆凯上疏谏曰:‘……又左右皆非其人,群党相挟,害忠隐贤,此皆蠹政病民者也。’”
基础信息
拼音dù zhèng bìng mín
注音ㄉㄨˋ ㄓㄥˋ ㄅ一ㄥˋ ㄇ一ㄣˊ
繁体蠧政病民
感情蠹政病民是贬义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同“祸国殃民”。
近义词祸国殃民、蠹国病民、蠹政害民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不可胜举(意思解释)
- 忠臣不事二君,烈女不更二夫(意思解释)
- 饱食终日,无所事事(意思解释)
- 不辱使命(意思解释)
- 以小见大(意思解释)
- 暮史朝经(意思解释)
- 口快心直(意思解释)
- 举善荐贤(意思解释)
- 珠宫贝阙(意思解释)
- 目不转睛(意思解释)
- 心直口快(意思解释)
- 正人君子(意思解释)
- 鬼鬼祟祟(意思解释)
- 定国安邦(意思解释)
- 结缨伏剑(意思解释)
- 短寿促命(意思解释)
- 双柑斗酒(意思解释)
- 苦口婆心(意思解释)
- 如出一辙(意思解释)
- 奋起直追(意思解释)
- 天作之合(意思解释)
- 刮目相看(意思解释)
- 北斗之尊(意思解释)
- 色厉内荏(意思解释)
- 河山之德(意思解释)
- 光怪陆离(意思解释)
- 饿殍遍野(意思解释)
- 长他人志气,灭自己威风(意思解释)
※ 蠹政病民的意思解释、蠹政病民是什么意思由青年有所为字词典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迩安远至 | 迩:近处。指近处的人安乐,远处的人来归附。形容政治清明。 |
苦中作乐 | 在困苦中勉强自寻欢乐。 |
德重恩弘 | 重:崇高、深厚;弘:通“宏”,大。道德高尚,恩惠广大。形容普施恩德。 |
浪迹江湖 | 到处漂泊,没有固定的住处。 |
易子而教 | 易:交换。交换孩子进行教育。 |
如法炮制 | 本指依照一定的方法制作中药。现指比喻照着现成的样子做。 |
化鸱为凤 | 比喻能以德化民,变恶为善。鸱,猫头鹰,古人以为凶鸟。语本《后汉书·循吏传·仇览》:“时考城令河内王涣,政尚严猛,闻览以德化人,署为主簿。谓览曰:‘主簿闻陈元之过,不罪而化之,得少鹰鹯之志邪?’览曰:‘以为鹰鹯不若鸾凤。’” |
不得而知 | 得:能够。无从知道。 |
刀光剑影 | 刀的闪光;剑的投影。表示拿刀持剑的人将要动手;显出杀气腾腾的样子。现用于坏人就要行凶;干坏事。也形容激烈斗争的场面。 |
困而不学 | 困:困惑,不明白。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。 |
民不畏死 | 畏:惧怕。人民不怕死。形容不怕死的气慨。 |
鸡胸龟背 | 凸胸驼背。 |
度己失期 | 估计己经误了期限。 |
经纬天地 | 经:丝织品的直线;纬:丝织品的横线。形容人的才能极大,能经营天下,治理国政。 |
本末倒置 | 本:树根;比喻事物的根本;末:树梢;比喻事物的枝节;置:放置。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;重要的和不重要的;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弄颠倒了。 |
断织劝学 | 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,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。后比喻劝勉学习。 |
珠还合浦 | 合浦:汉代郡名,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。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。 |
手不释书 | 犹手不释卷。 |
孜孜不倦 | 勤奋努力;不知疲倦(孜孜:勤勉的样子)。 |
空腹高心 | 腹内空虚而目空一切。形容并无真才实学。 |
屡试不爽 | 屡次试验都不错。 |
如火如荼 | 荼:音图。像火一样红;像茅草花一样白。比喻气势浩大而热烈。 |
束身受命 | 束身:约束自身,不放纵。比喻投案。指投案归顺过去以后、听从命令。 |
屦及剑及 | 屦:鞋;及:赶上。形容人奋发兴起,行动果断迅速 |
拼得一身剐,敢把皇帝拉下马 | 剐:古代酷刑,割肉。比喻再难的事,拼着一死也敢干下去。 |
争分夺秒 | 不放过一分一秒;形容对时间抓得很紧。也作“分秒必争”。 |
发人深思 | 深:无限,没有穷尽。启发人深入地思考。形容语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,耐人寻味。 |
朝升暮合 | 零碎卖米。形容生活困难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