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抖擞精神抖擞精神的意思
dǒusǒujīngshén

抖擞精神



抖擞精神

意思解释

基本解释振作起精神。

出处宋 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 杭州光庆寺遇安禅师》:“(僧)问:'光吞万象从师道,心月孤圆意若何?'师曰:'抖擞精神着。'”

例子飞抖擞精神,酣战吕布。连斗五十余合,不分胜负。(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五回)


基础信息

拼音dǒu sǒu jīng shén

注音ㄉㄡˇ ㄙㄡˇ ㄐ一ㄥ ㄕㄣˊ

繁体抖擻精神

感情抖擞精神是中性词。

用法作谓语;指振作精神。

近义词精神抖擞

英语brace up(pull oneself together)

日语元気を奮い起こす

德语sich aufraffen

法语faire appel à toutes ses éngergies(prendre son courage à deux mains)


字义分解

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

※ 抖擞精神的意思解释、抖擞精神是什么意思由青年有所为字词典提供。

相关成语


成语 解释
声东击西 迷惑敌人的一种战术;虚张声势说攻击东边;实际进攻西边。声:声张;击:打击。
加官进爵 旧时指官职提升。
个人主义 个人本身的利益应该高于一切的道德学说或原则,道德的自私自利。
志满意得 志向实现,心满意足。
销声匿迹 不出声;不露面。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露面。销:消失。
扬幡擂鼓 幡:垂直的长条旗子。舞动着幡,敲打着鼓。形容热热闹闹地大事张扬。
惊心动魄 原指作品文辞优美;使人感受极深;震动极大。后形容令人震惊、感动、紧张之极。
源源不断 源源:水流不断的样子。形容连续不断。
触目皆是 触目:目光所及;皆:都。眼睛所见到的都是。
之死靡二 同“之死靡它”。
色中饿鬼 比喻极其贪色的人。
作乱犯上 犯:冒犯。违抗尊长或朝廷,为悖逆或叛乱的行为。
一鼻子灰 比喻碰壁或受斥责。《红楼梦》五五回:“幸而平姐姐在这里,没得臊一鼻子灰,趁早知会他们去。”
孝子贤孙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。泛指有孝行的子孙。
不置可否 置:搁;放;可:行;否:不行。不说对;也不说不对。指不明确表态。也作“不加可否。”
冲锋陷阵 陷阵:攻破;深入敌阵。冲向敌人的防线;攻破敌人的阵地。形容作战英勇。
经史百子 经:经学,经书,儒家经典著作。史:史学,史书。百子:诸子百家之学。旧指各个方面的很需要学问。
风声鹤唳 唳:鹤鸣声。风吹的响声和仙鹤的叫声。形容惊慌失措;或自相惊扰。
孜孜不倦 勤奋努力;不知疲倦(孜孜:勤勉的样子)。
散言碎语 犹言闲言碎语。
善善恶恶 称赞善事,憎恶坏事。形容人区别善恶,爱憎分明。
天网恢恢 比喻作恶的人一定难逃惩罚。
背乡离井 指远离家乡,流落他方。
祝哽祝噎 祝:祷祝;哽、噎:食物堵住食道。古代帝王敬老、养老的表示:请年老致仕者饮酒吃饭,设置专人祷祝他们不哽不噎。
满面春风 春风:春天温暖的风。本指春风拂面;温暖宜人。现指心情喜悦;满脸笑容。也用以形容和蔼热情的面容。
足不出门 同“足不出户”。
脱口而出 指话语未经思索;随口而言。脱口:不加思索地开口说。
暴露无遗 暴露:显露;显现;遗:遗漏。全部、彻底地暴露了出来;没有丝毫遗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