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关成语


成语 解释
戒骄戒躁 戒:警惕;防备;躁:性急;警惕骄傲;防备急躁。
处之泰然 处:处理;对待;之:代词。泰: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样子。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;沉着镇定。也指对事情无动于衷。也作“泰然处之”。
一塌糊涂 形容混乱或败坏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。
同心合力 团结一致,共同努力。
化鸱为凤 比喻能以德化民,变恶为善。鸱,猫头鹰,古人以为凶鸟。语本《后汉书·循吏传·仇览》:“时考城令河内王涣,政尚严猛,闻览以德化人,署为主簿。谓览曰:‘主簿闻陈元之过,不罪而化之,得少鹰鹯之志邪?’览曰:‘以为鹰鹯不若鸾凤。’”
安步当车 安:安详从容;不慌不忙。步:步行;当:代替。不慌不忙地步行;权当是乘车。又借指人能安于贫贱自行其乐。
进道若退 谓前进之道反若后退。
语短情长 语言简短,情意深长。
谠言直声 谠言:公正的言论;直:正直的。公正的、正直的、理直气壮的言论。
粗服乱头 粗服:粗布衣服;乱头:蓬头乱发。形容不讲究修饰。
吴头楚尾 今江西北部,春秋时是吴、楚两国交界的地方,它处于吴地长江的上游,楚地长江的下游,好象首尾互相衔接。
罪上加罪 指罪恶更为严重。
欺善怕恶 欺侮善良者,惧怕凶恶者。
茕茕孑立 孤独无依的样子。
共商国是 国是:国事;国家的大政方针。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。
歌舞升平 边歌边舞;庆祝太平;有粉饰太平的意思。含贬义。升平:太平。
文治武功 政绩和战功。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。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。
亡命之徒 指逃亡的人。也称冒险犯法;不顾性命的人。亡:无;命:名;亡命:逃匿则削除名籍;故以逃亡为亡命;即逃亡;流亡;徒:一类人(含贬义)。
地大物博 地域辽阔;物产丰富。
凤协鸾和 形容夫妻和睦,感情融洽。
依样画葫芦 比喻单纯地照样子模仿;也作“依样葫芦”;“比着葫芦画瓢”、“照葫芦画瓢”。
迫不得已 迫:逼迫;已:停止;结束。逼得毫无办法;不得不如此。
认贼作父 把坏人当作父亲;常指卖身投靠坏人或敌人。
平生莫做亏心事,半夜敲门不吃惊 平生:有生以来;亏心:违背良心。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,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。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,心地坦然。
耳聪目明 聪:听觉灵敏。形容听觉和视觉非常机敏明利。
战不旋踵 旋:转。踵:脚后跟。打仗时不向后转。形容勇猛向前。
圆凿方枘 凿:榫眼;枘:榫头。方榫头插不进圆榫眼。比喻不相投合;格格不入。
竹篮打水一场空 比喻费了力没有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