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倒打一耙倒打一耙的意思
dào

倒打一耙



倒打一耙

意思解释

基本解释比喻犯了错误或干了坏事不承认;反咬对方一口。

出处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:“我输了理可不输气,输了气也不输嘴。且翻打他一耙,倒问他!”

例子看来,他们上上下下都串通好了,而且要倒打一耙。


基础信息

拼音dào dǎ yī pá

注音ㄉㄠˋ ㄉㄚˇ 一 ㄆㄚˊ

正音“倒”,不能读作“dǎo”;“耙”,不能读作“bā”。

感情倒打一耙是贬义词。

用法偏正式;作谓语;含贬义。

辨形“耙”,不能写作“扒”。

歇后语猪八戒败阵

谜语猪八戒的反手招

近义词恩将仇报、混淆是非、反咬一口

反义词以德报怨、是非分明

英语make a false countercharge(recriminate; make false countercharges; put the blame on the victim)

俄语валить с больнóй головы на здорóвую

日语さかねじを食わす

德语eine unbegründete Gegenbeschuldigung vorbringen

法语faire une contreaccusation sans fondement


字义分解

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

※ 倒打一耙的意思解释、倒打一耙是什么意思由青年有所为字词典提供。

成语接龙(顺接)


相关成语


成语 解释
风流人物 风流:指英俊的;杰出的。通常指对一个时代有贡献、有影响的人物。旧指好色或轻浮放荡的人。
水至清则无鱼 水太清,鱼就存不住身,对人要求太苛刻,就没有人能当他的伙伴。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,就不能团结人。
德重恩弘 重:崇高、深厚;弘:通“宏”,大。道德高尚,恩惠广大。形容普施恩德。
致远恐泥 致远:到达远方,比喻委以重任;泥:阻滞拘泥,难行。恐怕妨碍实现远大目标。比喻小技无补于大业。
从俗浮沉 顺着世俗或浮或沉。指能够随着世俗或时势的变化而变化。
人才济济 人才:指德才兼备的人或有某种特长的人。济济:众多的样子。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。济济:众多样子。
无妄之灾 无妄:意想不到的。意外的灾祸或平白无故受到的损害、牵连。
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 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,到了老年,悲伤也没用了。
回光反照 指日落时由于反射作用而天空中短时发亮。比喻人死前精神突然兴奋。也比喻事物灭亡前夕的短暂兴旺。
挥霍无度 任意花钱没有节制。挥霍;亦作“挥攉”。摇手称挥;反手称攉。引申为任意花钱。度:限度。
如臂使指 好像手臂指挥手指一样。比喻指挥、调动得心应手。
玩世不恭 旧指因对现实不满而采取的一种不严肃不认真的生活态度。玩世:用消极、游戏的态度对待生活;不恭:不严肃。
空谷传声 谷:山谷。人在山谷中发出音响;立即可以听到回声。比喻很快有所反响。
空费词说 说的话别人不听,等于白说。
言而无信 信:信用。说话不算数;没有信用。原作“言而不信”。
投石问路 原指夜间潜入某处前,先投以石子,看看有无反应,借以探测情况。后用以比喻进行试探。
目不转睛 睛:眼珠。眼睛不眨;眼珠不转地盯着看。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;看得出神。
流离颠沛 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。形容生活艰难,四处流浪。
半路出家 半路:路途走到一半;指成年以后;出家:离家去当和尚、尼姑。不是从小而是年岁大点才去当和尚、尼姑或道士的。泛指半路上才学着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。
学而不厌 学习总感到不满足。形容好学。厌:满足。
化鸱为凤 比喻能以德化民,变恶为善。鸱,猫头鹰,古人以为凶鸟。语本《后汉书·循吏传·仇览》:“时考城令河内王涣,政尚严猛,闻览以德化人,署为主簿。谓览曰:‘主簿闻陈元之过,不罪而化之,得少鹰鹯之志邪?’览曰:‘以为鹰鹯不若鸾凤。’”
巧上加巧 指一时凑巧或指人更加灵巧。
主明臣直 主:君主。君主圣明,臣下也就正直。
祖传秘方 指祖先遗传下来的秘密配方。
纵横天下 在天下任意往来,没有阻挡。
扪心自问 扪:按;摸;心:胸口。摸着胸口;自己问自己。指自我反思;醒悟。
坐观垂钓者,徒有羡鱼情 徒:空;羡:羡慕。坐着看那些钓鱼的人,空自有羡慕鱼儿的心情。指空想旁观不如实干。
身败名裂 地位丧失;名声败坏。现在也形容干了坏事;遭到彻底失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