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底春风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形容绘画、诗文生动,如春风来到笔下。
出处元 黄溍《瑶池春宴图》诗:“西飞青雀几时还,贝阙琳宫缥缈间,笔底春风殊未老,蟠桃积核已如山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bǐ dǐ chūn fēng
注音ㄅ一ˇ ㄉ一ˇ ㄔㄨㄣ ㄈㄥ
繁体筆底萅風
感情笔底春风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主语、宾语;用于文章等。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惨不忍睹(意思解释)
- 妇人醇酒(意思解释)
- 门当户对(意思解释)
- 饥肠辘辘(意思解释)
- 珠宫贝阙(意思解释)
- 玉卮无当(意思解释)
- 惹事生非(意思解释)
- 敲诈勒索(意思解释)
- 将寡兵微(意思解释)
- 度己失期(意思解释)
- 断香零玉(意思解释)
- 饭囊酒瓮(意思解释)
- 孝子贤孙(意思解释)
- 急功近利(意思解释)
- 经史百子(意思解释)
- 地大物博(意思解释)
- 聪明反被聪明误(意思解释)
- 牛骥同槽(意思解释)
- 绵里藏针(意思解释)
- 苦口婆心(意思解释)
-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(意思解释)
- 过门不入(意思解释)
- 唯利是图(意思解释)
- 伸手不见五指(意思解释)
- 可有可无(意思解释)
- 望尘靡及(意思解释)
- 东道主(意思解释)
- 争分夺秒(意思解释)
※ 笔底春风的意思解释、笔底春风是什么意思由青年有所为字词典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手舞足蹈 | 蹈:跳动。两手舞动;两只脚也跳起来。形容高兴到了极点。 |
师心自是 | 师心:以心为师。指固执己见,自以为是。 |
卬首信眉 | 信,通“伸”。昂首伸眉。形容意气昂扬,不随波逐流。 |
不折不扣 | 折、扣:原为商业用语;商品按原价扣除百分之几出售;叫做打折扣。表示完全的、十足的;一点不差。 |
盲人说象 | 比喻看问题以偏概全。 |
安安静静 | 指没有声音,没有吵闹和喧哗。 |
主忧臣劳 | 忧:忧患。君主有了忧患,臣下就要为他效力。 |
胆寒发竖 | 形容恐怖之极。 |
流离颠沛 | 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。形容生活艰难,四处流浪。 |
算尽锱铢 | 算:计算;锱铢:旧制1两=4锱,1两=24铢,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。极微小的数量也要算。指苛敛钱财。 |
遁入空门 | 遁:逃遁;空门:指佛教,因佛教认为世界是一切皆空的。指出家。避开尘世而入佛门。 |
反面无情 | 翻脸不讲情面。形容对人的态度突然变坏;不留情面。 |
狭路相逢 | 在很窄的路上相遇;没有地方可让。后多用来指仇人相见;彼此都不肯轻易放过。 |
以毒攻毒 | 攻:治。用毒药治病毒。喻指用对方使用的厉害手段制服对方。 |
平心而论 | 论:说。指采取冷静客观的态度作公允的评论;不掺杂任何感情因素。 |
定国安邦 | 邦:国家。治理和保卫国家,使国家安定稳固。 |
贤母良妻 | 见“贤妻良母”。 |
卑鄙龌龊 | 龌龊:肮脏。品行恶劣下流。 |
金口木舌 | 以木为舌的铜铃,即木铎,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。指宣扬教化的人。 |
不合时宜 | 时宜:当时的需要或时尚。不符合当时的形势或社会潮流。 |
风风雨雨 | 刮风下雨,比喻重重阻难或议论纷纷。 |
伸手不见五指 | 形容光线非常暗,看不见四周围的事物。 |
字斟句酌 | 一字一句都推敲、斟酌。形容说话、作文章严谨慎重。斟酌:考虑;推敲。 |
诸如此类 | 许多像这种类型的。指与上述同类的。诸:一些;许多;如:像。 |
浅见薄识 | 浅见:肤浅的见解。形容见闻不广,知识贫乏。 |
首尾两端 | 两端:拿不定主意。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动摇不定。 |
头上末下 | 第一次,初次。 |
鸡毛蒜皮 | 比喻无关紧要的小事或毫无价值的东西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