愤时疾俗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同“愤世嫉俗”。
出处《明史·姜士昌传》:“居恒愤时疾俗,欲以身挽之。”
例子望溪同时友戴潜虚先生……愤时疾俗之作尤多。清·方宗诚《〈桐城文录〉序》
基础信息
拼音fèn shí jí sú
注音ㄈㄣˋ ㄕˊ ㄐ一ˊ ㄙㄨˊ
繁体憤時疾俗
感情愤时疾俗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指憎恨世俗。
近义词愤世嫉俗、愤世疾俗、愤时嫉俗
英语loathe the ways of the world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骨肉分离(意思解释)
- 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(意思解释)
- 严刑峻法(意思解释)
- 富贵骄人(意思解释)
- 当仁不让(意思解释)
- 不僧不俗(意思解释)
- 不分青红皂白(意思解释)
- 昂首挺胸(意思解释)
- 鸿鹄将至(意思解释)
- 谦受益,满招损(意思解释)
- 同心合力(意思解释)
- 知其不可而为之(意思解释)
- 识字知书(意思解释)
- 一寸光阴一寸金(意思解释)
- 敷衍了事(意思解释)
- 酒能乱性(意思解释)
- 急功近利(意思解释)
- 家无儋石(意思解释)
- 意兴索然(意思解释)
- 将功折罪(意思解释)
- 春去冬来(意思解释)
- 地大物博(意思解释)
- 目无全牛(意思解释)
- 短寿促命(意思解释)
- 从天而降(意思解释)
- 天作之合(意思解释)
- 一刹那(意思解释)
- 斗转星移(意思解释)
※ 愤时疾俗的意思解释、愤时疾俗是什么意思由青年有所为字词典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地地道道 | 真正的,够标准的。 |
说东道西 | 没有中心地随意说。 |
南辕北辙 | 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。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。 |
当仁不让 | 碰到应该做的好事就积极主动去做;不推托;不谦让。当:面对着;仁:原指正义的事;现泛指应该做的好事。 |
拭目以待 | 擦亮眼睛等着瞧。形容期望很迫切。也表示确信某件事情一定会出现。 |
肝胆欲碎 | 欲:将要。肝和胆将要破碎了。形容极度悲痛或非常生气。 |
不三不四 | 不像这也不像那。即不像样子;不伦不类。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样子。 |
同室操戈 | 自家人动刀枪。泛指内部相争。操:拿;戈:古代的一种兵器。 |
顿挫抑扬 | 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、停顿转折,和谐而有节奏。 |
流离颠沛 | 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。形容生活艰难,四处流浪。 |
一干二净 | 形容非常干净;也表示一点儿也不剩。 |
没里没外 | 里外不分,指说话做事不分场合。 |
多情善感 | 感情丰富,容易伤感。 |
救经引足 | 经:自缢,上吊;引:拉;救上吊的人却去拉他的脚。比喻做的事与愿望相违背。 |
满招损,谦受益 | 自满会招致损失,谦虚可以得到益处。 |
走南闯北 | 指走过南方北方不少地方。也泛指闯荡。 |
螓首蛾眉 | 螓:蝉的一种。螓首:额广而方;蛾眉:眉细而长。宽宽的额头,弯弯的眉毛。形容女子容貌美丽。 |
进谗害贤 | 谗:谗言,说他人的坏话;贤:贤良,指好人。说坏话,陷害好人。 |
新官上任三把火 | 指官员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。 |
一鼓作气 | 一鼓:第一次击鼓;作:振作;气:士气。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。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。 |
千家万户 | 众多人家。 |
匪夷所思 | 匪;即“非”;不是;夷:通“彝”;法度、常规;引申为寻常的;一般的。不是根据常理所想象出来的。形容人的思想、言谈、技艺、事情等离奇;超出寻常。 |
引领翘首 | 引领:伸长脖子;翘首:抬头。伸长脖子,抬着头。非常盼望的样子。 |
拨乱济危 | 平定乱世,救济危难。亦作“拨乱济时”。 |
以夷制夷 | 夷:旧时泛指外族或外国。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内部矛盾;使其相互冲突;削弱其力量。 |
哀兵必胜 | 哀兵:由受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。一说“哀;悯也”。怜惜和慈爱士卒。①指因受欺侮而怀着激愤情绪为正义而战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。反引申为由横遭侵凌残害而悲愤满腔的国家和民族;能奋起抗战;必获胜利。②慈爱士卒而得人心者胜。 |
张徨失措 | 见“张皇失措”。 |
牛衣对泣 | 睡在牛衣里,相对哭泣。形容夫妻共同过着穷困的生活。 |